基本信息
- 作者: 付彪 秦五一 齐磊 雷辉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708216
- 上架时间:2022-7-14
- 出版日期:2022 年7月
- 开本:16开
- 页码:34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计算机 > 软件工程及软件方法学 > 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维护

【插图】

编辑推荐
资深测试专家联合撰写,QECon大会发起人朱少民、畅销书作者茹炳晟联袂推荐
依托行业现状,提供一站式质量保障解决方案,涵盖测试策略、接口与界面自动化测试、契约测试、性能测试、微服务监控、服务虚拟化、混沌工程和安全测试
内容简介
计算机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是4位作者服务多个大中型知名企业后总结的微服务测试方法论与实战经验,内容翔实、鲜见。全书内容分9章,涵盖测试策略、接口与界面自动化测试、契约测试、性能测试、微服务监控、服务虚拟化、混沌工程、安全测试。一本书破解当下测试工作的众多难题,可为微服务和分布式系统的质量保障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具体如下。
第1章梳理各种微服务测试工作的价值与要点,帮助读者快速建立测试工作全局视角。
第2章剖析微服务环境下制定测试策略的要点、影响因素与实战技巧。
第3章介绍接口测试与页面自动化测试的主要思路与常见问题。
第4章重点讲解如何基于Pact与Spring Cloud Contract进行契约测试实践。
第5章分析性能测试在微服务和传统软件环境下的区别,并介绍全链路压测的实施思路要点。
第6章介绍微服务监控的概念、模式分类,以及监控实践、系统搭建与容器化部署。
第7章重点介绍如何在微服务环境下运用服务虚拟化技术来解决各种服务依赖问题。
第8章介绍混沌工程的价值、实施先决条件、原则与实施方法。
第9章包括安全测试的需求分析、测试人员角色定位以及多种测试工具实战。
目录
前言
第1章 微服务测试概述1
1.1 微服务测试的要点1
1.1.1 一份有效的测试策略1
1.1.2 一个构建接口层数据的好办法2
1.1.3 端到端测试,减少耗时2
1.1.4 把握微服务系统整体质量3
1.1.5 隔离依赖,实现独立测试4
1.1.6 守住第一道安全防护层4
1.2 微服务中的自动化测试5
1.3 本章小结6
第2章 微服务测试策略7
2.1 传统测试策略与敏捷测试策略7
2.1.1 传统测试策略7
2.1.2 敏捷测试策略9
2.2 微服务中的测试策略14
2.2.1 测试象限14
2.2.2 测试金字塔16
2.2.3 环境管理策略19
前言
如今,信息化技术应用早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呈爆发式增长,从聊天、刷微博到打车、点外卖,这些应用场景的实现无不得益于其后端庞大系统服务的支持。而在这些后端系统中,微服务架构系统毫无疑问占据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因为传统的单体架构系统不管是在业务上还是在性能上都难以承载我国巨大的信息消费市场的技术功能需求。无论是互联网行业的开疆拓土,还是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科技化自我重塑,甚至是更宽、更广层面上的政企数字化转型,它们都将各自的上层建筑建立在以微服务架构系统(以下简称“微服务系统”)为根基的信息系统之上。
由此,以微服务架构来构建系统,实现服务的快速开发、部署与生产环境下的自动
扩/缩容,最终为上层提供灵活、稳定和高可靠的数据支撑,这是目前整个信息技术行业所践行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微服务系统的测试与质量保障工作是一个必须提出和予以解答的问题。不同于通常的Web测试、App测试或者性能测试这些对象清晰、范畴明确的单项测试活动,当我们讨论微服务测试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整套系统环境下的复杂服务交互产生的质量保障问题,我们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单个进程中运行的程序,而是随着整个系统架构的拓展出现在不同服务之间的信息交互的总和,这些信息的交互有时甚至是跨时间和跨地域的,比如微服务系统下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等。
如果抛开系统的复杂度而从单纯的测试角度来说,微服务系统下的测试与质量保障工作往往是多种具体测试活动的集合,针对不同的系统对象和开发阶段,需要综合开展包括界面测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混沌工程、产品监控与运维等各种测试手段在内的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测试人员不仅要有能力完成各种专项测试工作,还要能够合理地统筹和规划不同时期的测试活动的全盘策略和实施方案。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微服务系统下的测试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帮助更多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应对这个挑战,我们编写了本书。
读者对象
对于有一定接口测试经验的测试人员,本书将能够很好地帮其构建整个微服务系统的测试知识体系。
对于没有接触过后端服务测试的测试人员,比如做Web UI测试、手机App测试,以及桌面或者嵌入式应用测试的读者,本书同样能够帮助其上手微服务系统下的各项测试工作。
对于把控整个微服务系统交付的项目组长、系统架构师,本书能帮助其从测试的角度建立对微服务系统质量保障的完整、全面认知。
本书特色
在写作本书时,我们期望能够从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角度为读者介绍整个微服务环境下的测试与质量保障工作,所以本书除了包含基本的、常见的测试工作,比如接口测试、契约测试、性能测试等,还涵盖了服务虚拟化、混沌工程、服务监控等初看起来与测试无关,但在微服务系统下非常重要的内容。本书本着实用、可上手且具备指导性的初衷,对不同章节内容的讲解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包含对行业现状、理论概念等体系化知识的介绍,也包含大量读者可以直接上手的实践操作和工程代码。
如何阅读本书
具体来说,本书一共包含9章。
第1章对整个微服务测试工作进行概要阐述,帮助读者快速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局视角。
第2章带领读者认识在微服务环境下制定测试策略的要点。
第3章从最基本的功能测试入手,介绍如何对服务功能进行接口测试及界面自动化测试。
第4章对契约测试的思路、实施方法、工具与实践进行重点讲解。
第5章介绍微服务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与普通服务端性能测试的区别,以及全链路压测的实施思路与要点。
第6章介绍微服务监控工具的使用与监控指标。从该章开始,我们会跳出测试的范畴,从更高的维度上介绍微服务环境下的质量保障工作。
第7章重点介绍如何在微服务环境下运用服务虚拟化技术来解决各种服务依赖问题。
媒体评论
快速了解本书价值:
深入了解行业现状;
学习多种体系化的测试策略;
掌握传统测试方法在微服务环境中的运用;
学习微服务特有的测试方法、工具与手段;
收获大量实用、可上手的工程代码,触类旁通;
搞定自动化、性能、安全、运维、监控等多个层面的测试问题;
一站式掌握企业级微服务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专家推荐:
本书不局限于讨论微服务测试及其特有的测试实践,如契约测试、服务虚拟化等,而是扩展到微服务环境下的质量保障工作,包括混沌工程和安全测试等内容;本书既有系统性的阐述,也有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际的操作指导,对做好微服务测试很有帮助,推荐阅读。
朱少民,同济大学特聘教授、QECon大会发起人、《全程软件测试》《敏捷测试》作者
作为新时代的软件测试技术人员,你不管是从一开始就接触微服务架构,还是从原本的巨石架构或者分布式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都非常有必要深入学习微服务测试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急需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的书,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通读全书可以让读者对企业级微服务测试有全面体系化的认识,可以说本书是软件测试人员躬身入局,系统掌握微服务测试体系的必读佳作。
茹炳晟,畅销书《测试工程师全栈技术进阶与实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