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日记:北大国发院印记 (赠5张明信片)(有赞定制版)
陈春花教授"春暖花开系列"新作,书中贯穿着作者深厚的管理学思想,也展现了朗润园景物的时代感与生命力。
商品已成功飞到您的手机啦!快登录手机站看看吧!
>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 微信关注“互动出版网”,便捷查询订单,更多惊喜天天有
编辑推荐
朗润园和承泽园的一砖一瓦、一屋一廊、
一窗一门、一亭一宇,
都努力把不同时代的精神引入到现实教育中。
这些空间,为真正的思考者、
学习者提供了通往自明的道路。
内容简介
书籍 经济管理学书籍
从北大国发院的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始,国发院就与朗润园联系在一起。与朗润园相伴25年,这座古典园林已经在每一位国发院的老师、员工和同学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是朗润学子的精神家园,她是国发院精神的象征。
《朗润日记》以春、夏、秋、冬为主题,记载了陈春花老师在国发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她寓情于景,通过朗润园里的风景和人物阐释她的管理学思想,别具一格。她的文字轻盈,像微风细雨,滋润人心。朗润园本来是庄重的,在她的笔下变得妩媚、风物动人。
作译者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
代表作:《协同共生论》《协同》《共生》《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领先之道》《激活个体》《激活组织》。
目录
推荐序
入院 001
石平桥 003
绿漆铜环门 004
第一庭院 009
楹联一 011
中所宫门三间 013
月亮门 016
第二庭院 022
石碑一 025
致福轩会议室 028
梧桐 030
石墩 033
墙门 036
第三庭院 041
致福轩教室 043
长幅一 046
二乔 050
楹联二 053
长幅二 064
第四庭院 067
捐赠墙 069
游廊 074
办公室 077
会议室 080
第五庭院 085
石碑二 089
万众广场 091
后院 093
万一 096
万二 102
万三 107
回廊一 112
第六庭院 118
手印砖 121
灰瓦 125
红枫树 129
回廊二 131
朗润湖 137
“季荷”池边 142
小亭 146
迎客石 150
湖心岛 156
四季 159
春 161
迎春花 171
桃花 175
玉兰花 184
西府海棠 191
牡丹 197
紫荆 201
春风 203
夏 207
荷花 211
石榴花 216
玉簪 220
夏雨 225
秋 229
紫薇 235
银杏 238
金柳 244
秋光 251
冬 257
蜡梅 263
梅花 268
冬雪 272
承泽园 279
敞轩 284
五孔桥 291
两株古树 294
发树楼 299
永好楼 303
腾讯楼 307
格林丽荣楼 311
云端 318
致谢 327目标的力量 57
设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58
最佳时间管理体系 76
采取行动 78
第4章 高生产力的人有条理 83
吃掉那只青蛙 89
计划一切 92
问卷调查 94
整洁很重要 96
不要找借口 98
做准备:专业人士的标志 100
最有价值的球员 103
创建文件系统 104
黄金时间:在黄金时间段做重要的工作 106
航空旅行:充分利用旅行时间做事 109
会议的艺术与科学 111
触地得分 115
第5章 有史以来最好的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117
80/20法则 117
ABCDE方法 118
三大任务法则 134
提升你的核心技能 138
放大你的专长 139
找到你的主要约束 140
摆脱技术时间陷阱 145
将任务化整为零 146
培养紧迫感 147
一次处理一项任务 152
第6章 如何终结拖延症 158
自我肯定 161
从最难的任务开始 162
考虑代价 166
考虑收益 167
预留工作时间 168
拒绝完美主义 169
全力以赴 171
保持快节奏 176
有意识地生活 177
第7章 如何成为高生产力的专业人士 180
你最重要的客户 181
等级制度 182
看得见的努力 186
远程办公和自律 192
团队合作 195
销售额翻倍 198
销售:七个关键部分 204
第8章 人际关系中的生产力 210
其他重要的人 213
结论 有所作为 219
序言
推荐序
陈春花老师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北大国发院或国发院)广受学生爱戴的名师,也是广受企业家尊敬的管理学家。她追踪研究中国企业二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共生理论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认可,她的管理学著作成为许多企业管理者的必读之书。陈老师加入国发院的时间不长,却为国发院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使国发院的商学教育扎根于中国的企业实践,为学生们引进业界导师,在课程设置时更加注重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结合。在她的领导下,国发院BiMBA商学院以小而美的姿态成为中国商学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国发院的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始,国发院就与朗润园联系在一起。中心于1994年成立,1996年搬入朗润园,2008年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随后,国发院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人员规模快速增长,许多老师和员工不得不在北大校园的其他临时办公场所办公。2021年9月,国发院终于搬入期待已久的承泽园校区。与朗润园相伴25年,这座古典园林已经在每一位国发院的老师、员工和同学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是朗润学子的精神家园,她是国发院精神的象征。
陈春花老师的《朗润日记》以春、夏、秋、冬为主题,记载了她在朗润园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她寓情于景,通过朗润园里的风景和人物阐释她的管理学思想,别具一格。我读过陈老师的许多著作,每次读都是一种享受。她的文字轻盈,像微风细雨,滋润人心。朗润园本来是庄重的,在她的笔下变得妩媚、风物动人。
受陈老师的影响,我填词一首,作为这篇小序的结尾:
清平乐·朗润园
松风水月,朗润春不辍。玉兰婆娑枝似雪,黛瓦红椽小院。
思古可比鹅湖,往来总有鸿儒。四海莘莘学子,勤勤问道蓝图。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2022年1月8日
媒体评论
感恩每一位与我在朗润园、承泽园相遇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