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
- 原出版社: McGraw-Hill

编辑推荐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原书第2版)(珍藏版)》构建卓有成效的交易系统,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最终实现财务自由。交易系统大师倾情力作,使每位投资者都能实现财务自由的经典。证券交易领域三本最佳书之一。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财务自由,即个人运作资金的收益大于个人的花销,从而使其能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实体,自由地生活。但无数投资者拼搏一生最终都没能实现这一目标。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分析判断、选股、择时固然重要,但这需要常年的积累与个人的天赋,甚至运气。
但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与资金管理系统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成功的系统能在你判断失误时把损失降到最小,还能在你判断正确时及时离场,把真金白银收入囊中。
判断准确率都是60%的投资者,最终一个实现了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另一个的最终结果却是亏损。原因就在于前者有一个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
可以说,成功的交易系统是每个普通投资者通向财务自由的捷径。在本书中,范 K.撒普将带你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你对市场的判断还不成熟,本书能帮你扭亏为盈;如果你已经有了相应的经验与技术,本书能帮你创造更大幅度的盈利。
作译者
范 K.撒普,国际公认的交易心理学方面排名第一的大师,拥有15年的交易商和投资顾问经历,曾经与世界上一些顶级的交易商和投资者一起工作,并且完成了对各种类型的交易商和投资者的上千种心理评价。
撒普博士是国际交易大师研讨培训公司(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rading Mastery)的创办人和总裁。作为国际知名的交易商和投资顾问,他为世界各地的大银行和交易公司开设了很多函授课程并多次举办研讨会。他的成果包括一部五卷的函授课程英亚注册、一个用来评估交易商优势和弱点的测试系统、八种不同的三日短训班、关于系统和心理的每月时事通讯、无数业界刊物中的文章等。
目录
推荐序
第2版序
第1版序
致谢
第一部分 成功的决定因素:你!
第1章 圣杯传奇
1.1 圣杯寓意
1.2 交易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3 模拟市场天才
第2章 判断之偏好:掌握市场为
何对多数人来说如此之难
2.1 影响交易系统开发的偏好
2.2 影响交易系统测试的偏好
2.3 影响交易系统运行的偏好
小结
第3章 设定你的目标
3.1 设计目标是系统工作的主要部分
3.2 汤姆·巴索与目标
3.3 设定你自己的目标
前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行业大概有两类人能够赚钱:一类人依靠行业本身赚钱,比如大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各类证券职业精英等等,他们依靠自身或社会一起制定的游戏规则赚钱,这些人往往人数众多并构成了这个行业的主体;另一类人依靠对自我的理解和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理智而巧妙地赚钱,他们人数稀少到犹如皇冠上的珍珠,也因此而神秘,当然,这类人往往会被称为找到了“圣杯”的人。我想说的是:如果您想成为第一类人,那么请您放下这本书,出门左转,那里有大量的从业资格书籍,或许能更好帮助您尽快跻身这个所谓“三高”行业。
圣杯传说起源于西方,投资界对于圣杯的解释类似于某种成功秘诀或方法,世人往往迷恋于成功人士手中的圣杯,殊不知圣杯实际并非在手中而在每个人心里,每个立志于做第二类人的朋友,都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先去寻找属于你的那座“圣杯”。事实上,当出版社朋友约我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我和我的拍档正在埋头忙着做同样的事情。几乎从我们成立投资公司的那一刻起,就在尝试着将我们十多年的经验以及对生活和投资的感悟,糅合成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一套系统,如何稳定并持续地盈利成为我们的投资信条。正当我盘算着如何推辞这一盛情邀请时,书已寄到。才看了几页,顿生熟悉亲切之感,这个来自大洋彼岸的撒普博士,用他睿智犀利的语调所阐述的,不正是我们这么多年跌跌撞撞摸索出来的东西吗?是因为不谋而合还是真理只有一个?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我明白撒普博士所说的“圣杯”的意思,并且正在通向财务自由的道路上悠然行走着。
在决定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之前,我也曾是第一类人中的一员,并且一度自我感觉良好,往往因为判断正确或观点前瞻而颇为自得。可当我尝试着做资产管理时,我突然发现所谓判断或观点,在通向成功结果的道路上,被压缩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这条道路上,巨大的心理因素、风险控制能力、头寸规模确定、退出方案设计等等,任何一个因素的重要性都远远大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判断。经年累月的交易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无论你选择的交易或是投资,都是一项系统工程,稍有不慎你可能会付出昂贵学费。比较遗憾的是,大部分投资者在经年累月地付出了昂贵学费以后,依然选择看热闹似的追逐别人的观点,而不去考虑究竟是什么妨碍了他们的持续盈利。知易行难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女口果连问题出在哪里都不清楚,那可能真的需要打印出自己的交割单好好审视一下自己了。
记得去年一次客串给北大MBA总裁班讲课的时候,我的第一句话是“认清你自己,是迈向盈利的第一步”;不约而同的,撒普博士的这本书也提到“成功的决定因素:你!”。事实上,我们都很清楚,投资游戏里我们更多时候是在玩着左右互搏,心理因素占据了系统的最关键环节,投资的精髓在于心态管理,对此我们都深信不疑。如何管理好心态,博士虽着墨不多但实际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始终,而“构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统”这句忠告里的“适合”二字,应是精髓。当然,系统究竟怎样才适合你自己,就好比鞋好不好只有脚知道一样,这个的确需要一些领悟。
系统的构建绝不仅仅是心理因素那么简单,况且心态稳定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进行辅助。比如第二类人都非常重视的一点:风险控制能力。我们经常给客户或朋友讲到安全垫的概念,又或者建议一些自主投资的朋友注意头寸规模的确定,常常拿“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自然现象告诫朋友和我们自己,实际都是有关风险的。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好像对大多数人而言也仅仅是挂在嘴边而已,或者写在证券公司的墙上。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或者专业的投资人,都深知“谨慎是美德,保守无大错”的道理。在我们看来,一个好的交易或者投资结果,不过就是大的盈利加上小的盈利再加上小的亏损组成。请注意,这里我们允许有亏损,但不允许有大的亏损。要记住,亏损不过也是交易的组成部分。撒普博士在书中多次描述的交易黄金法则如是说:截断亏损,让利润滚动起来!看起来盈利的确很简单,但大多数人却恰恰相反,对亏损视而不见,就像遇到危险的鸵鸟把头埋进沙堆,而对于盈利则有恐惧,总有落袋为安的念头。于是,大多数人成了:截断利润,让亏损奔跑!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还有一个同出一辙的实例:在我们培训交易员的时候,第一课就要求他们理解收益风险比的概念,即每一笔交易预期收益与每一笔能承受最大损失的比值,撒普博士把它称为R乘数,在我看来这不啻投资领域的一项伟大发明,更精确地阐述了止损获利的黄金交易法则。理解了只乘数,我想基本就等于摸到了“圣杯”的边缘。我们或许无法每次都让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一致,但关于止损,我想经过适当的心理训练和交易规则适应,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前面我们提及的头寸规模管理也是投资马拉松游戏的关键。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我们的投资生涯,不会短暂到仅仅只是一次操作,它更多时候像是一场你不知终点的马拉松。有经验的马拉松选手都知道合理分配体力,做投资也一样;换个比方,若投资是一场丛林战,你的资金就是子弹,尽可能久地生存下来是你制胜的关键,这显然关乎你如何更好地分配子弹(头寸规模管理),而不是上来就是一梭子子弹,打完后就束手待毙。在诸多客户朋友跟我痛诉炒股辛酸史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朋友其实压根不明白头寸规模管理的含义,他们天真地以为自己拥有用不完的体力和打不完的子弹。
噢,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退出策略。相比退出策略,似乎大多数人更愿意探讨入市策略。可就像前面我所说的那样,帮助我们确定人市策略的所谓观点或判断,往往并不是构成最终盈利结果的关键。恰恰相反,最终盈利与否,与退出策略息息相关。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往往有很漂亮的观点或者入市点,可更多时候结果却是差强人意。仔细回味一下,是否因为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研究如何选择正确时间、正确市场、正确入市这些看似重要的问题上,而对于如何退出,考虑过于随意简单,最终导致不满意的结果?博士的话一语中的:赚钱并非一定由正确的入市带来,恰恰相反,与退,出息息相关。经典!
一本好书会令人爱不释手,尤其是这样一本处处闪耀人生哲理的好书,股市如人生,五味杂陈,个中感悟还需有心人去发现。如果你立志于找寻属于你自己的“圣杯”,那么好好读读撒普博士的这部经典之作。顺带说一句:这本书并不适合初学者,没有一番经历和体会,恐怕很难对其中闪烁的绝妙智慧产生强烈共鸣。
冉兰
深圳市圆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序言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所有的新交易员都需要阅读本书。在范K撒普博士出版的所有书中,这一本为我们展现了他在研讨班和函授课程中从事教学的最高成果。我叫查克·惠特曼,是Infinium资产管理公司(一家位于芝加哥交易所的私人交易公司)的CEO。目前我们有90位雇员,在15个不同的交易所从事所有资产类别的主要工具和期权的交易。这本书我个人买了很多本,但是在谈论该书之前,我想告诉你我和范K撒普的交往。
我第一次知道撒普的教学是在1998年,当时我的一位导师布鲁斯得知了他的两门函授课程——交易商和投资者的顶级业绩和开发一个适合你的盈利系统。后来,布鲁斯也参加了撒普的一个系统研讨会,他回来后告诉我,教学资料和参加研讨会的学生的高素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我正处于交易生涯中最为困难的阶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97年是我交易最成功的一年,而且在1998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我能够做到的绝对最优秀的交易商。然而,我所知道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大”,这样我才可以打破我最新的收入目标,不用说,我做得太大了,我在巨额盈利和巨额亏损的摆动中挣扎着。到1998年秋天,我做了一笔大交易,从概念上来说,确实是一笔非常不错的交易。然而,由于我对这笔交易管理不善,结果它很快就急剧上升为我一生当中最大的交易损失之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犯了很多错误,
根据撒普对错误所下的定义,就是“没有遵循我的规则”。我在交易之前没有做任何的情景计划,而且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可怕的回报—风险比率的头寸。此外,在我与损失的抗争中,我的反应很情绪化,我尽一切努力阻止它的发生,这就是撒普所说的“损失陷阱”。我不能容忍小额损失,而是竭力挣扎,竭力回避它。结果,我越挣扎,损失就越大,而损失越大,我就越想加以避免,不想承担这笔损失,最终,损失变得难以承受,我结清了这笔交易。在退出交易的那一刻,我发誓要吃一堑,长一智,确保再也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它成了我交易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我开始进行自我评估,以发现如何能够提高自己作为交易商的业绩。因此,我决定从布鲁斯那里借第一本书《顶级业绩课程》,结果我在里面发现了关于“损失陷阱”的专门的一章。我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在交易中犯的所有错误以及我如何走进交易在那一章里都有描述。我被深深吸引住了,马上报名参加了这个研讨会。
1999年1月,我做了一个膝盖手术,不得不在轮椅上坐了10个星期。当时,我是一名场内交易员,因此,我计划检验一些“场外”交易的想法。我还开始了《顶级业绩课程》的学习。我很快决定,这段时间不想市场的事,而是集中精力于交易心理学的学习。在课程刚开始时,撒普博士就说,你不想做的那些练习或许就是你最需要做的。因此,我决定每周用4~6个小时,把该课程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做一遍,这样坚持了10个星期。最后,我的感触是,在结束这门课程后,我变成了一个持有完全不同心理的交易商,这种心理自此以后一直是我交易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决定参加撒普博士的一个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撒普和著名的《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主办的。这次研讨会彻底改变了我对财富和财富创造的看法,就像《顶级业绩课程》彻底改变了我的心理一样。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撒普博士把这次研讨会的资料加入了新版的《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他在序言中对财务自由做了界定。我懂得了财富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在经济学课程里所学的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认识到自己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以及时间要比金钱宝贵得多。从那时起,我开始深信不疑地行动起来,决定集中力量提高自己的效率。如果我能花钱提高自己的效率,给自己更多学习的时间,我就会去做。在这次研讨会之后不久,我以对交易和财富新的视角重新回到了交易中。我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赚的钱比我以前交易生涯中赚到的全部还要多。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放慢了自己的速度,更多地在业余时间做些交易,因为我开始规划曾经的一生的梦想,就是筹建自己的交易公司,成为一名高级交易商。我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在学习、调研和规划我将如何交易的计划。在设计计划时,我利用了很多撒普的原则作为基础。我读了这本书,还有当时他出版的其他书,如《通过电子日交易获得财务自由》(Financial Freedom through Electronic Day Trading)。我又参加了撒普的几个研讨班,我在筹建公司时采纳了五个关键的原则,其中有四个是从撒普那里学到的。我保持了这些原则的前后连贯性,并遵循撒普所教授的顺序。它们是:
心理因素。你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机会和资源,但是如果你的心理有问题,你还是不会成功。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本着这样的观点:我们创造和表达自己的现实。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我们对所观察到的东西会表明这些观点,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富裕的,那么我们会找出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就是如此。我们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个领域,即从如何雇用新员工到如何教导他们以及公司如何成长。在新版《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你会发现这一原则贯穿始终。你对你所得到的结果负有责任,即你对自己的交易要负责。当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时,你就犯了某种错误,但你可以改正这一错误。
头寸确定。你可以有最佳的交易计划、信息和执行系统,但是如果你赌得太大,你就会完蛋。正如撒普在本书中所指出的一样,低风险的思想是指这样一种思想:交易所处的风险水平可以让你在最坏的不测情况下坚持下来,结果你可以实现该系统的长期期望收益。这是交易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你应该读读这本书,读上几遍,确保自己理解了这一点。你会遭受损失,但是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损失造成的危害限制在一定程度内,以实现最大的综合回报。头寸确定是交易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但却少有人去教这一点,它是系统中帮助你实现目标的那部分。你要确保在阅读本书时真正理解了这一点。
市场选择。这个原则是我加进去的,尽管它是撒普博士在第4章给出的模型的一部分内容。你所交易的市场远比你如何进行交易重要得多。我认为这一原则一直贯穿于我自己交易生涯的始终。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之初,有些进行股票期权交易的家伙赚了大笔大笔的钱,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短短几年之后, 还是这些人,其中有几位找到我,要到我的公司里做职员。相比之下,我见过一些杰出的投资者最终战胜了不利的市场而过着体面的生活。如果是在一些交易繁忙的市场上的话,他们可能已经成为传奇人物了。这证实了我的观点。就像约翰·保罗曾经说过的,“到有油的地方去!”我真的很高兴看到撒普博士在新版中加了一章,分析大环境,然后找到适合这个大环境的市场和策略。
退出。在市场中赚钱的关键在于你如何退出市场。你必须知道你什么时候错了并扭转不好的交易从而止住损失,这在第10章中有深入的讨论。你还必须知道如何经营一笔盈利的交易,并让它最好地滚动起来,第11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知道的和观察到的有些最杰出的投资者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带虚荣心地退出头寸,他们以一种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退出市场的方式完成了这一切。
入市。在第9章,你会了解到你可以随机地进入市场而且还能赚到钱,撒普博士甚至谈到了他的随机入市系统,而且向你展示了如何利用这样一个随机入市系统赚钱。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让你在交易时不自负,有一个期望收益为正的系统,该系统产生于确保把你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撒普称之为确保你的损失是1R或更低)的想法,交易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回报—风险比率(撒普把它称为让你的盈利是你的初始风险的很多倍)以及你是在最好的市场上进行交易,利用头寸确定来实现你的目标,那么,入市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些都是本书自始至终讨论的原则。
这些原则是我们公司的核心,我向公司所有的新老雇员传授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与普通交易公众中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以下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你必须选对股票,如果你没有赚到任何钱,或许是选错了股票。把此观点和上面第五个原则对照一下。
你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进行充分的投资,在控制风险时包含分散化。把该观点和上面的第二个原则对照一下。
当你在市场中赔了钱,这或许是因为你是市场或者你的经纪人或者顾问的牺牲品。把它与第一个原则对比一下。
因此,普通交易公众主要关注于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股票,而忽视了对成功真正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
读完第2章,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成功对如此多的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这要归因于他们在进行决策时所存在的所有倾向。撒普博士将这些倾向称为“判断的捷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了解这些倾向的人利用它们来预测市场。相反,我采纳了撒普的观点,即多数人赔钱是因为他们不是有效率的决策者,因此,为什么不让自己更有效率呢?
媒体评论
——杰克·施瓦格 《金融怪杰》的作者
这本书思路清晰,并利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模型。范K.撒普告诉我们的交易原则,如果能被严格遵守,那么大量的投资者都会从中获益。众多的交易者都欠范K.撒普一个人情,我们应该对他写出如此有洞察力的投资杰作表示感谢。
——爱德华·多布森 《交易者》杂志总裁
范K.撒普的书直接揭示了成为一个成功交易者的关键。这是我所读过的关于成功交易的最好的书籍,不像其他的书,或者没有一点价值,或者夸大事实。
——汤姆·巴鲁克 美国趋势资本运营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