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作者: 王晓鸥 严导淦 万伟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640325
- 上架时间:2020-5-19
- 出版日期:2020 年5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物理 > 总论
内容简介
物理书籍
机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本书是在严导淦、王晓鸥、万伟编写的《大学物理学上册》(第1版)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现行《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需要修订而成的.
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保持了第1版“浅一点、宽一点、新一点、活一点、用一点”的风格.本书共8章,内容为力学(包括狭义相对论)和电磁学,并设置了联系当前工程学科需求的5个专题选讲内容.每章的章前增加了章前问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章节中增加了问题拓展、思维拓展、应用拓展部分,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与本书同步出版的还有《大学物理学教·学指导》,并配有课堂教学电子教案.
本书既可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英亚注册(80~120学时),也可作为函授、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英亚注册或参考书.
目录
第0章物理学物理量2
0.1物理学2
0.2物理量2
0.3法定计量单位量纲3
专题选讲Ⅰ量纲分析简介7
力学篇
第1章质点运动学12
章前问题12
1.1参考系坐标系时间和空间13
1.2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4
1.3直线运动24
1.4抛体运动28
1.5圆周运动30
本章小结35
习题136
本章“问题”选解38
第2章质点动力学45
章前问题45
2.1牛顿运动定律45
前言
当前,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密切.物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引导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出现了目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新工科”建设中,物理学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手段是特别重要和必需的方面.例如,热门的“物联网工程”主要涉及物品的特征识别与传入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对话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视频、音频、红外、激光扫描等各种传感器技术来实现,而这些内容依赖物理学中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运用,如机械振动、机械波、电磁波、激光和量子物理等基本知识.
为此,本书在保持第1版体系和内容的同时,在每章的章前增加了章前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章节中增加了问题拓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思维拓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新工科”建设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每章结尾增加了小结部分,将一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以便学生对每一章节所学的内容有一个综合考量.
本书力求以较小的篇幅涵盖教育部现行《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A类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新工科专业需要和当前物理学的前沿课题,对第1版中 “专题选讲”的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物理学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重点简介了一些B类扩展性的机动内容,期求在学时允许或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读其中某些内容,以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另外,借鉴国外同类英亚注册的做法,在每章开头,借方寸之地,结合该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这仅仅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也许东施效颦,事与愿违,希望通过今后不断改进,以臻完善.
本书在叙述上力求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尽可能避免繁文缛节,与此同时,行文力求简明易懂,通顺流畅.定理的推证在不违背严谨性的前提下做了一些简化,例如,刚体定轴转动定律、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和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等的推证.
与第1版一样,本书在确保《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 浅一点、宽一点、新一点、活一点、用一点” 为圭臬,冀图在突显新工科大学物理的特色上做些探索,旨在引导学生能初步学会从物理学的视角去洞察现实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工程实际现象,并用相应的物理和专业知识及有关理论去解释,甚至有所创新.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后者正是编者所希望的.
为了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本书对重点内容做了重墨缕述,但力求要言不烦;对虽非重点内容但估计学生阅读时会有困惑之处,并不轻易回避,而是尽可能加以缕析.
与本书配套的《大学物理学教·学指导》将与英亚注册同步出版.本书同时还配有电子教案.
本书内容包括力学与电磁学,主要由王晓鸥、严导淦、万伟修订.参加修订工作的还有张伶莉、李伟奇、应涛、裴延波、王先杰、宋杰.
本书的修订参考了国内外许多同类英亚注册,深受启迪,获益良多,在此谨向这些著作的作者深表谢忱.
对书中错漏和不当之处,祈望读者不吝赐正,是所至盼.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