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永续:一本书读懂五千年领导哲学(第2版)[英亚APP下载]
- 定价:¥59.00
- POD价:¥79.00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英亚开户:江山永续:一本书读懂五千年领导哲学(第2版)[英亚APP下载]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 ·如此书原封面缺失,印刷将采用出版社授权的新封面;
- ·如电子文件出现问题,可能延长印制周期,我们将提前与您沟通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五千年的领导哲学。本书从古今中外管理实践者的管理思维对比出发,摒弃了空洞的说教,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翔实案例,总结神秘领导力的核心策略。
内容简介
经济管理学书籍
现实中的哪个老板不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基业长青,历史上的哪个帝王不想自己的江山能够永续长存?现实却是残酷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寿命平均只有2.79年,能够超过30年的企业凤毛麟角,而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自己命名为秦始皇的嬴政希望自己开创的王朝能够流传百世,结果却仅仅14年。
企业的长青是否有秘诀?王朝的持久是否有密码?这一千年魔咒不断困扰着无数英雄和领袖。本书通过对短命王朝与长寿王朝的对比发现,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领导者的不同,也就是帝王的领导理念不同,优秀的帝王不仅善于构建有利于王朝持续的管理系统,而且非常注重未来帝王的培育。这一特征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的王朝历史中,而且也能在西方的罗马王朝中看到其明显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在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家族企业中找到类似的基因。
这些能够推动王朝持续、家族传承的基因和特征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在作者的引导下共同发掘、共同体悟王朝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宝藏吧!
作译者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著名管理咨询专家、著名培训导师。
现任国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富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大学MBA管理咨询协会高级顾问,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企业家研修班和EMBA班特聘教授,担任数家股份公司独立董事以及多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曼彻斯特商学院中国管理发展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成员。
周博士是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ICMCI)在中国的首批认证管理咨询师,运用国际化理念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的资深咨询顾问。因率领国富的执行力研究工程团队,率先形成了解决中国企业执行力问题的本土化教育工程,被媒体誉为"中国企业执行力研究第一人";2004年被中国文化促进会等6机构联合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咨询师";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企业最具魅力的培训师";2006年网易TOP100品牌榜培训师排名第一;2007年被授予"杰出管理专家"称号;2013年被中企联评选为"最受关注咨询人物",其麾下的国富创新管理咨询公司被评选为"2013年中国咨询50大"前4强。
周博士著作甚丰,其中《工作就是责任》出版不到一年,已销售超过22万册,成为2008年度"培训业第一畅销书"。《我是职业人:职业人10项行为准则》、《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领导就要用对人》等深受读者欢迎。
目录
推荐序二 帝王管理是中国历史的珍贵遗产 (王小甫)
推荐序三 大佬们,该如何关注持续和传承 (高立新)
推荐序四 是英雄,就要激扬持续江山 (叶籽)
序 我为什么修订《江山永续》
导读 江山永续的DNA在于头人的领导力
据说,曹操的儿子曹丕临终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无不亡之国。人有天年,王朝也有天年!再强大的王朝也有衰落和消亡的过程!这可能是人间真正的天命!纵观全球历史,王朝的寿命有短有长,王朝的体质有强有弱。一个优秀的帝王或王朝领导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王朝的寿命,而且是在强壮繁荣的基础上延长王朝的寿命。
第1章 1
关注持续:优秀帝王领导力的核心
渭河之滨的对话:如何拥有天下 2
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共享天下利益的人,才能够得到天下;独霸天下利益的人,就会失去天下。只有让天下人都能够得到利益,才算是真正的王道!
始皇帝问计韩非:如何治理天下 3
如果想治理好天下,高明的君主就应该懂得沉静而使属下自如发挥,注重任用法势使属下尽职尽责,运用好赏与罚这两种权力,剪除朋党以免尾大不掉。
刘邦与张良的南宫对话:如何让天下持续 6
要想让天下持续,必须做到利益均衡,而且要让人们感受到公平,不能仅仅照顾元老故旧,更不能根据领袖自身的好恶随意奖罚,在人心未定的情势下更是如此!
唐太宗与魏征的思维碰撞:天下安定如水与舟 7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以《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清康熙帝的和谐对话:融合天下各种力量 10
“治理天下应该以宽厚仁义为本,要尊重人性,不管是满、汉、蒙各方之人,均要尊重其习俗”。只有扩大统治基础,王朝才会稳定,才可能会持续,元朝的短命教训时时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汉满融合是王朝基业长青的重要途径。
帝王素养的奥秘:李自成与洪秀全关注了什么 12
前言
据说,曹操的儿子曹丕临终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无不亡之国。自然,这里的"国"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国家,而是我们日常理解的王朝。
曹丕可能确实对历史比较熟悉,在经历三国厮杀的残酷磨炼中了解到了一个人类的基本规律:人有天年,王朝也有天年!再强大的王朝也有衰落和消亡的过程!
这可能是人间真正的天命!
从历史上,纵观全球,王朝的寿命有短有长,王朝的体质有强有弱。一个优秀的帝王或王朝领导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王朝的寿命,而且是在强壮繁荣的基础上延长王朝的寿命。
假如是公子扶苏而不是胡亥成了秦二世,秦王朝是不是会更长?
假如鸿门宴中项羽杀死了刘邦,他是否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楚王朝?
假如杨广像他打天下那样好好治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隋朝,大唐王朝是否还会出现?
假如……
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假如,也没有后悔!
历史的基本规则是,你输了,就是你输了,如果是王朝倾覆,你就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下场很惨,无论你多后悔,像隋炀帝那样!如果你足够聪明,没有输到底,你总结经验教训,还可重来,如刘邦对项羽!
看来,历史中最基本的经验是,头人的领导力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强弱和兴衰,头人强,则王朝强;头人智,则王朝长!
而头人的领导力要素中最能影响王朝兴衰和长寿的则是其整合能力,即整合关键人才的能力和整合各类有效资源的能力。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唐太宗,不仅仅因为他是官二代,更源于其突出的领导力。要是论资排辈,轮不上他成为唐朝的第二代领导人,太子李建成肯定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耿耿于怀!其实,这种宫廷斗争一直是比较残酷的,你死我活几乎成了基本模式。如果李建成成功了,按照当时的敌对状态,李世民照样会掉脑袋,其跟随者估计也会被株连。这可能是历史谚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来源吧!
不过,李世民过人的一点在于,只要对自己有用,他就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既不会记恨前仇,也不会弃而不用,无论是对突厥恩威并施的政策,还是对李勣、秦琼等起义军人员的大胆使用,以及对魏征、王珪等太子亲信的恩宠,都显示了这位雄主"既往不咎,为我所用"的包容素养。
李世民的领导哲学是:任何力量、任何人都有可用可取的地方。对于对手,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对突厥、藏族、西域的少数民族领袖,对于有才之士,只要有用,尽量使用,至于这些人的个性或行为瑕疵,他认为,大可不必管!
数百年后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成就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让很多人惊叹的同时,也迷惑不解。其后代既摧毁了千年王朝罗马帝国,也灭掉了GDP占世界第一位、世界上最富裕的大宋王朝。
很多人都想,一个看起来很落后的、弱小的民族,怎么会快速摧毁强大的罗马帝国,又迅速灭掉了比自己更发达、更繁荣的宋王朝呢?如果从军队人数、物质实力等硬实力上看,大宋王朝完全没有被蒙古帝国灭亡的理由。
其实,如果深入历史纵深之处,我们就会发现,南宋时代的宋朝已经根本无法与蒙古帝国抗衡了,当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地跨欧亚大陆,现在的中国淮河以北、蒙古、俄罗斯、中欧诸国、叙利亚等已经都是蒙古帝国的地盘,蒙古大汗指挥的军队已经不是少量的蒙古军人,而是集合了汉军、欧洲诸国组成的联军,而大宋王朝,其实只拥有淮河以南的东南区域,信息封闭,独力难支了,宋朝北面、西北面、西面、西南面,甚至东面(朝鲜与日本诸岛)都已经成为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成吉思汗以及其后的忽必烈都是资源整合的高手,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集中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可以说是这两个蒙古大汗的领导力核心。可惜的是,当忽必烈征服大宋王朝且成立大元王朝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封闭之路。这种封闭的统治思路为他树立了太多的敌人,最终为元朝迅速的灭亡埋下了种子!
序言
《江山永续》自2008年出版以来,深受各类读者欢迎。几年下来,不少朋友和读者给我电话和邮件,与我进行交流,尤其是我的培训学院、在各个大学商学院的学员以及咨询客户都喜爱此书,也特别希望给他们的朋友赠送该书。但是到2013年,本书出版5年,不断加印,不过该书还是已经售罄,网上网下全没有卖的了。正是在此基础上,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领导与编辑建议出版新版,我也正有此意,因为我一直想增加一些新鲜的资料和补充一些新的想法。
其实,我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出版这本修订版,稍加修改文字和增补一些材料即可,但是我确实不想这么做,因为我真的希望让这本书更加丰满,也更希望新版的书让一些购买过此书的读者也会喜欢。
出版这本书的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中小微企业的成长研究以及管理系统的落地工程,希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培训—咨询—资本一条龙的服务,不仅限于一介学者的视野和追求,而是关乎我们的使命,通过更宽广的视野、更接地气的帮扶方式,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同时也推动国富咨询成长为一家受人尊敬且能够基业长青的知识服务提供商。我认为,一个国家的GDP只是证明它的总量还可以,如果到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席位,那才证明中国经济的活力是多么的强大。
坦率地讲,用《江山永续》的书名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人很喜欢这个书名,有人不太喜欢,原因在于江山终究有天年,搞个几十年就不错了,过了百年就是长寿,何况要永续呢!可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喜欢这个书名呢?原因在于凡是创业者都希望自己开创下来的江山能够永续传承!
因此,《江山永续》一书的使命就是为那些期望江山尽量长寿而不断传承的组织及民营企业家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寻找那些相对长寿组织的DNA。
从全球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应该是一种长寿的文明,五千年无断层,连绵数百世,尽管风风雨雨,有坎坷也有灾难,但毕竟生存下来了,并且在现代文明的环境下正逐渐走向强大。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事,更是吾辈值得骄傲和传承的事业。其中,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长寿王朝。中华文明为什么会成为地球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强大而长寿的王朝,如周、汉、唐、宋、明、清?但为什么又会出现不少短寿王朝,如秦、隋、元等?其中有何奥秘?难道仅仅是地理环境或者开创者的幸运或噩运?
放眼全球,我们也会发现西方曾经出现过强盛而持续百年甚至近千年的王朝,如罗马帝国,尽管出现了东、西罗马帝国的历史奇观,但能够持续千年而不断,也一定有其内在的基因。
如果我们聚焦于企业,更是风云变幻莫测,城头变幻大王旗,看似强大的企业突然崩塌,如美国的雷曼、安然,还有中国的德隆、顺驰,等等。不过,我们也能发掘不少能够持续超过数百年的家族或企业,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日本的金刚组,当然还会发现超过百年的老店,如美国的GE、德国的西门子,等等。为什么会有长寿的企业?为什么不少老板追求百年基业却一夜消失?
本书就是打算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那些长寿王朝或组织的DNA,从历史的演化中找出帮助创业者延续并传承江山的路径和方法。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长寿的江山也是一样的,短命的王朝和组织各有各的原因!罗斯·柴尔德家族历经200多年而不衰,可不是什么好运气的青睐,其中有过太多的磨难和清洗,但依然活跃在国际资本界,而且成为国际资本大鳄的神秘代名词。这个家族企业第一个外姓CEO,而且是目前的CEO希金斯,在这个家族工作了32年,当有人让他描述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行为特点的时候,他说:
“如果允许我用一个词来描述我们,那就是长久!”
让我们一起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纷纭复杂的俗世演化中,去发掘江山永续的奥秘吧。我相信,这既会让你兴奋,也会让你慨叹,更会让有心的你吸取难得的人生营养!
周永亮
2014年10月5日
推荐序一
民营企业也需要“江山永续”
《江山永续》是本好书!
我首先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住了!哪个江山开拓者不需要江山永续呢?其实,民营企业也期望“江山永续”,这个江山不一定是家族的江山,而是企业自身的江山。但是,根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年,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寿命超过100年的也寥寥无几。因此,每个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在苦苦地思索着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也就是江山永续!
周永亮博士是一位知名的管理咨询专家,不仅对企业成长和执行力问题深有研究,看来也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功底。这本书吸引人之处有两点:
媒体评论
--邢 颖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周博士的《江山永续》第1版我就很喜欢,其中观点很透彻,新版增加了很多内容,尤其是增加了传承部分,值得阅读和学习!
--茅忠群
方太厨具董事长
唐太宗认为只有通晓古今治国的经验,才能飞扬英美之名。饱读此书,倍受历史的浸润滋养,必增决策的英明才智。灵活运用中国式管理实现持续经营,让自己的江山永固。
--赖作勤
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书经·洪范》"五福"的标准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寿为"五福"之首。《江山永续》以古鉴今,挖掘维续王朝长寿的基因,是一本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好书。
--陈华平
楠风文化传播总经理
从"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中,我们读懂只要信心犹存、勤奋依旧便可容天下之大成!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中,我们读懂企业要时刻拥有忧患意识!《江山永续》纵横泱泱五千年,贯通谡谡未来纪,用史实破解现代管理的密码!一本在手,江山长固!
--晨 光
唯美度集团董事长
《江山永续》以古代人物及鲜活的案例,开启了我们的智慧。《江山永续》不仅是广大企业家必读经典,尽管写的男性更多一些,但也是我们女性同胞成功创业的经营宝典。
--谢雅仪
深圳木兰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代企业流行一句话,"剩者为王"。如何让企业保持基业长青是企业管理者们一致的追求。《江山永续》通过王朝的更迭以及不同帝王的领导哲学来论证那些超过百年寿命的家族企业和短命企业完全不同的财富管理理念。
--陆焕云
书摘
齐王没听太明白,又不想离开燕国,继续在燕都抢占财物,士兵四处烧杀掠抢。燕太子平求告于邻国,其他诸侯国发出警告,要求齐国立即撤出燕都。齐王急了,又来找孟子:“先生,现在的情况很不好,其他诸侯打算攻打我国,您看怎么办呢?”
孟子还是那样慢悠悠地说道:“《书》上说,贤君来了,我们就去迎接他。现在燕国老百姓都很痛恨国君压榨他们,因此,您才来到这里。可是如果我们同样拆掉人家的宗庙、抢人家的粮食和珠宝,甚至杀人家的家人,您觉得能够在这里待住吗?如果施以仁政,现在还来得及!”
齐王心里老大不爽:我是来请教对策的,你却来教训我不仁道。
不久,诸侯的兵没有到,燕国的老百姓起来了。齐王才明白了孟子的告诫,但是一切晚矣:“我实在愧对孟子呀!”
如此利令智昏的诸侯王在春秋战国时代很高产,只知道征战得地称王,至于以后如何治理似乎都是小事一桩,甚至认为那都是文人的没有用处的迂阔之论!
我们评价领导者肯定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框架下,我们要用道德的标准衡量,如果仅仅是看战绩,看是否孔武有力,希特勒不也是最有力的之一吗?有些领导者(包括君主帝王),他们未必是打算做坏事,未必不是打算做好事,但是他们的做法引发了人们的偏执、仇恨和复仇的欲望,甚至为了一己的理想而动用了残酷的方式,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人性,难道还值得人们歌颂和称赞吗?
古代斯巴达时期的残忍争斗也贯穿了类似的思想,而我国战国时代的很多诸侯君主也不乏这类的权力至上者,崇拜暴力解决一切。不过,我们的不少评价者,包括不少的历史学家,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忘记了价值观的心理基础,用所谓“客观”进行非常势利的评价,他们是典型的“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提倡者,忘记了很多诸侯的暴行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当看到人们遭受残暴蹂躏的时候就骂他,过了以后又觉得那个时候挺好,我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不过,这使我想起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的一句话:
“人类在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当然,这句话似乎过于悲观,但确是对于事实的洞见。这就是近年来指责岳飞是惹是生非者,甚至说秦桧实际上是个大好人、是个很有才气的高层管理者的心理背景。
三国时代是另一个容易被人误读的时代,诸多研究者津津乐道于三国时代的争锋厮杀,甚至将三国时代视为管理优秀、战略伟大的时期,其中的很多领导者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均被视为管理与战略的典范。这不能不说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多么强大,也反映了传播方式决定了很多人对于事实的判断。其实,三国时代本来是中华文明历史上非常短暂的一刻,而且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刻,根本不能成为中国王朝的管理典范,只可谓权谋化的时代。那个时代被妖魔化了!
……
作者其它作品
工作就是责任
- ¥20.00
- ¥19.00
- 战略执行体系构建手册
- 不要抱怨工作
- 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
- 过冬中国企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