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原书名: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10th Edition)
- 作者: (英)理查德 A. 布雷利(Richard A. Brealey) (美)斯图尔特 C. 迈尔斯(Stewart C. Myers) (美)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
- 译者: 赵英军
- 丛书名: 金融英亚注册译丛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01452
- 上架时间:2012-12-7
- 出版日期:2013 年1月
- 开本:16开
- 页码:776
- 版次:1-1
-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英亚注册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专业) > 公司财务
英亚注册 > 经济管理英亚注册 > 经济学类

编辑推荐
理查德 A.布雷利编*的《公司财务原理(原书**0版)》系统全面介绍了公司财务原理相关知识,本书适合高校金融、财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金融从业人员、企业财务经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参考备用。
内容简介
作译者
斯图尔特C.迈尔斯(Stewart C. Myers),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罗伯特·莫顿(1970)讲座教授,曾任美国金融协会主席,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融资决策、估值方法、资本成本以及对企业进行政府监管中所涉财务问题。迈尔斯博士现任布雷托集团(Brattle Group)负责人,积极投身于财务咨询活动。
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Nippon Life教授,曾任美国金融协会、美国西部金融协会以及金融研究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创新、资产价格泡沫、比较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危机。艾伦现任瑞典银行(瑞典的中央银行)的科学顾问。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价值理论
第1章 公司目标和治理
1.1 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
1.2 财务经理所扮演的角色和资本的机会成本
1.3 公司的目标
1.4 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
本章小结
练习题
附录1a 净现值准则的基本原则
第2章 如何计算现值
2.1 未来价值和现值
2.2 寻找捷径——永续年金与年金
2.3 更简便方法:计算增长型永续年金和年金
2.4 利息支付和标价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3章 债券估值
3.1 运用现值公式对债券估值
前言
对于日常事务,管理者依据经验就可以搞定。但是,最出色的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因此仅凭一些久经考验的经验法则来做事就不够了,他们还应该明白公司运作和市场运行的内在机理。换言之,他们需要掌握金融财务方面的理论。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言过其实甚至危言耸听呢?事实非也。好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周围世界中正在发生什么,有助于我们在随世事变迁和必须对新情况进行分析时提出恰当的问题,也能让我们知晓对于什么问题不必杞人忧天。我们要在《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中向管理者展示,如何应用金融财务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贯穿《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的主题。
当然,《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呈现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理论——没有理论能做到这一点。关于企业应该怎样做,金融经济学家们有几个著名的争论。《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不可能涉及所有这些争论,我们将列出各派的主要观点,并告诉读者我们站在哪一边。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关注的是财务经理应该关注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关注,也论及为增加公司价值财务经理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当我们在理论上指出财务管理者的行为出现错误时,我们还会说明他们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并不为人所知的原因。简言之,我们会尽力持公平客观的态度,但也会畅所欲言。
第10版新增内容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前面几版的成功给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尽力使第10版做得更好。
本版有何新的内容?首先,我们对几章内容进行了改写和充实。大部分内容仍然保留,但我们认为,修订的几章更加简明流畅,增加了更多来自真实世界的事例。
第1章现名为“公司目标和治理”。我们通过几个著名公司资本投资和融资决策的事例引出财务管理问题,我们解释了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融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重要意义的原因,我们还分析了为什么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和激励制度以鼓励管理者和雇员一起努力来提升企业价值,并且行为合规。
第2章是由第9版的第2章和第3章合并而成,直接介绍如何进行现值计算。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更易于理解。
第3章介绍债券估值,本章内容重新进行了安排和简化。内容主要集中于无违约债券,但也介绍公司负债和违约的风险(第23章,我们将对公司负债和违约的风险进行详细讨论)。
第29章中介绍了短期和长期的财务计划的内容。我们认为,如果用两章来介绍财务计划过于烦琐和低效。
第28章全部是财务分析的内容。我们介绍了为什么财务报表和各种比率有助于揭示真正的公司价值、赢利能力、效率和财务实力及状况。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充分证明了一个功能良好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金融体系如果运转不灵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证明了现代金融制度存在许多弊端。我们认为不尽然,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警告,提醒我们要遵守相关的基本行为准则:良好的治理制度、合理的激励管理制度、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
危机的事例和讨论在《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随处可见,第1章我们讨论了良好治理的重要性和代理成本的问题,其他章节也因危机改写了许多内容;第12章讨论的是企业管理者的薪酬;第13章讨论市场效率时扩展到资产价格泡沫;第14章讨论金融机构时包括了危机原因和进程的讨论;第23章讨论了AIG公司的崩溃;第30章对危机如何影响货币市场基金进行了解释。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第1版出版于1981年。与其相比,第10版基本原理大体不变,但是过去的30年中,相关的理论和实务领域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金融研究人员对于财务经理应该怎么做关注不多,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解和解释他们在实践中的所作所为。换言之,金融财务学已经变得越来越侧重于实证分析,而较少进行规范分析。例如,当前我们对于企业的资本投资实务、派息和融资政策概括得非常详细。我们对这些概述重新进行了审视,观察它们怎样阐明理论争论。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许多金融财务决策似乎并非可以清晰地决断。例如,提出如下问题并无多大意义:分红率高总是好的事情还是总是不好的事情,或者公司是否总是该多举债或者少负债。正确的答案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因此我们提出了对不同政策的支持和反对意见。我们提出:“当制定融资政策时,财务经理应注意什么问题?”当我们在第16章考察公司的分红决策时,读者将看到所强调的不同重点。
与之前版本相比,本版有一些变化。我们认为,财务经理是在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任职,所以需要熟悉不同财务管理、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别差异。第27章和第30章专门讨论的是从国际角度所涉及的问题。在其他章节,我们也穿插进行跨国比较和采用美国之外的事例。我们希望这些素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更多的金融财务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国家的许多读者也大有裨益。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做加法比做减法要容易。为了增加新的内容,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合理剪裁。我们并不想指出去掉了哪些,因为我们不想这种删减为人瞩目。
便于阅读和学习的结构设计
媒体评论
确定GE股票的价值听起来似乎并不难。该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发布资产负债表,其中会列出公司资产和负债的情况。2008年年底,GE总资产的账面价值,其中包括工厂和机器设备、原材料、存货以及在银行的存款等为7 980亿美元,总负债,其中包括银行贷款、应交税金等为6 930亿美元,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为1 050亿美元,这就是GE账面权益的值。
账面价值是一种可以放心的确定数值。每年,美国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会依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一般称为GAAP)对GE的财务报表给出审计意见,其中会涉及公司财务状况所有方面。然而,GE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反映的是最初(历史)成本减去折旧的状况。这并不能反映这些资产在今天的价值。当GE筹资投向各个项目之时,它判断这些项目值得进行。如果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其股票价格应高于账面价值。
4.2.1可比较价值
当财务分析人员对一家企业进行估值时,他们经常会先找到一家可对照的样本企业或者类似企业。随后他们会检查对这些公司投资者愿意为其单位资产或者盈利支付多少,这经常被称为可比较价值(valuta,ion by comp~‘ables)。我们以表4—1为例。第一列数字表示的是一些著名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价值一般都高于账面价值。有两个例外:GE股票的两个价值几乎相等,而陶氏化学股票的卖价要低于账面价值。
第一列数字表示的是竞争性公司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例如,我们可以从表中第1行看出,典型的大型制药企业股票的价格是其账面值的3倍。因此,如果你并不了解强生公司股票的价格,你可以估计它也是其账面值的3倍。股价大约在46美元,比实际市场价格52稍低。
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其他制药企业股票的投资者愿意为其每单位盈利支付多少。表4—1第1行给出的这类股票典型的市盈率(P/E)为10.9。如果我们假设强生公司股票应该按类似的盈利倍数销售,我们可以得到强生公司股票的价值稍低于50美元,这仅仅比2009年3月实际的股票价格低一点。
可比较的估值方法对于强生公司的估值基本可靠。但是这并非适用于表4—1所示的所有公司。例如,如果我们简单地相信亚马逊公司股票与其他可比较的网络公司按类似的比率销售,那么差距就太大了。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和价格盈利比率即使是从同一行业的企业来看,差异也非常明显。为了明白为什么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剖析股票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
书摘
对于日常事务,管理者依据经验就可以搞定。但是,最出色的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因此仅凭一些久经考验的经验法则来做事就不够了,他们还应该明白公司运作和市场运行的内在机理。换言之,他们需要掌握金融财务方面的理论。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言过其实甚至危言耸听呢?事实非也。好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周围世界中正在发生什么,有助于我们在随世事变迁和必须对新情况进行分析时提出恰当的问题,也能让我们知晓对于什么问题不必杞人忧天。我们要在《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中向管理者展示,如何应用金融财务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贯穿《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的主题。
当然,《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呈现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理论——没有理论能做到这一点。关于企业应该怎样做,金融经济学家们有几个著名的争论。《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不可能涉及所有这些争论,我们将列出各派的主要观点,并告诉读者我们站在哪一边。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关注的是财务经理应该关注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关注,也论及为增加公司价值财务经理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当我们在理论上指出财务管理者的行为出现错误时,我们还会说明他们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并不为人所知的原因。简言之,我们会尽力持公平客观的态度,但也会畅所欲言。
第10版新增内容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前面几版的成功给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尽力使第10版做得更好。
本版有何新的内容?首先,我们对几章内容进行了改写和充实。大部分内容仍然保留,但我们认为,修订的几章更加简明流畅,增加了更多来自真实世界的事例。
第1章现名为“公司目标和治理”。我们通过几个著名公司资本投资和融资决策的事例引出财务管理问题,我们解释了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融资财务管理目标是有重要意义的原因,我们还分析了为什么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理和激励制度以鼓励管理者和雇员一起努力来提升企业价值,并且行为合规。
第2章是由第9版的第2章和第3章合并而成,直接介绍如何进行现值计算。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更易于理解。
第3章介绍债券估值,本章内容重新进行了安排和简化。内容主要集中于无违约债券,但也介绍公司负债和违约的风险(第23章,我们将对公司负债和违约的风险进行详细讨论)。
第29章中介绍了短期和长期的财务计划的内容。我们认为,如果用两章来介绍财务计划过于烦琐和低效。
第28章全部是财务分析的内容。我们介绍了为什么财务报表和各种比率有助于揭示真正的公司价值、赢利能力、效率和财务实力及状况。
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充分证明了一个功能良好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金融体系如果运转不灵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证明了现代金融制度存在许多弊端。我们认为不尽然,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次警告,提醒我们要遵守相关的基本行为准则:良好的治理制度、合理的激励管理制度、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
危机的事例和讨论在《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随处可见,第1章我们讨论了良好治理的重要性和代理成本的问题,其他章节也因危机改写了许多内容;第12章讨论的是企业管理者的薪酬;第13章讨论市场效率时扩展到资产价格泡沫;第14章讨论金融机构时包括了危机原因和进程的讨论;第23章讨论了AIG公司的崩溃;第30章对危机如何影响货币市场基金进行了解释。
《公司财务原理(原书第10版)》第1版出版于1981年。与其相比,第10版基本原理大体不变,但是过去的30年中,相关的理论和实务领域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金融研究人员对于财务经理应该怎么做关注不多,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解和解释他们在实践中的所作所为。换言之,金融财务学已经变得越来越侧重于实证分析,而较少进行规范分析。例如,当前我们对于企业的资本投资实务、派息和融资政策概括得非常详细。我们对这些概述重新进行了审视,观察它们怎样阐明理论争论。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许多金融财务决策似乎并非可以清晰地决断。例如,提出如下问题并无多大意义:分红率高总是好的事情还是总是不好的事情,或者公司是否总是该多举债或者少负债。正确的答案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因此我们提出了对不同政策的支持和反对意见。我们提出:“当制定融资政策时,财务经理应注意什么问题?”当我们在第16章考察公司的分红决策时,读者将看到所强调的不同重点。
与之前版本相比,本版有一些变化。我们认为,财务经理是在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条件下任职,所以需要熟悉不同财务管理、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别差异。第27章和第30章专门讨论的是从国际角度所涉及的问题。在其他章节,我们也穿插进行跨国比较和采用美国之外的事例。我们希望这些素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更多的金融财务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国家的许多读者也大有裨益。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做加法比做减法要容易。为了增加新的内容,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合理剪裁。我们并不想指出去掉了哪些,因为我们不想这种删减为人瞩目。
便于阅读和学习的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