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徐小平.
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 关长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国内著名资深职业咨询专家 白玲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祁金利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职业咨询师 庄明科
黑龙江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潘景文
众多专家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第一关 用4天明确你的择偶标准——确定求职方向
第1天 圈定择偶阶层——确定行业方向 /2
[任务]调查你要从事的行业 /13
第2天 确定家庭背景——确定企业方向 /22
[任务]确定你想去的企业方向 /40
第3天 了解家庭分工——确定职能(职业方向) /42
[任务]调研你选定的职能(职业方向) /57
第4天 选定追求区域——确定城市方向 /62
[任务]调查你要去的城市 /67
[第一关总结]确定你的求职方向 /72
第二关 用8天了解你的意中人——调研求职目标
第5、6天查看征婚启事——找到招聘信息/76
[任务]确定5个求职信息 /86
第7~10天 了解家庭背景——调研目标公司 /88
[任务]调查你要求职的公司 /100
第11、12天 了解意中人——调研求职岗位.. /108
前言
好工作,你也可以找到!
自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裁员的现象不断涌现。2008年的校园招聘在起动期便寒意阵阵,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非但不见了身影,甚至还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很多大学生只能寄希望于招聘会,因此,那些“3万人,7万人挤爆招聘会”的新闻就屡见不鲜了。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11万人。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
“我们上小学时,上大学是不要钱的;我们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时,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到份能填饱肚子的工作……”这些网络上“80后”拿来调侃和自嘲的小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目前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境况。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赶紧找工作、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就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了。那具体要怎样做呢?
其实,找工作和找对象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找对象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并使自己满意的工作。
就业难的学生很多是在大四毕业时才关注自己的前程的,有的还是在大四下学期才开始着手求职,这在职业的起跑线上,他们已经输了。
一些学生一毕业就“待业”了,但另一些学生,他们却接到好几个聘书。他们是运气好吗?其实,那是因为他们找对了方向,摸准了企业的“脾气”。
成功者自有成功的方法。..
要去爱国者,他把中关村附近可以看到的爱国者产品做了一个深入调研,并集中在数码相机上,两周时间汇集了1300名消费者的意见。他利用这些信息整理出来一份建议书,从而在应聘市场专员时顺利取得了这份工作。
想去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他把本市的中大型英语培训学校全都走了一遍,从而整理出来一份行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让他在应聘时得到了加分。
想去麦肯锡咨询公司,他花半个月时间对这个公司做了一个调研,分门别类地整理,最终编写出了一个“我和企业一起走过的日子”的文集,这份诚意给他带来了offer。
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激增,如何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这是每个求职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你是否也想成为手握几个offer的人?
你是否想在一个月内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你是否希望可以精准求职,顺利成功呢?
或许你已经毕业,或许你还有一两个月就毕业,或许你正在跳槽谋求新工作,但只要你拿出一个月时阿,跟随我们开始精准求职,你就会发现求职原来这么简单,原来可以这么做!
与其守望,不如创造。过去的那种粗放式求职方式已经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了,今天我们对待求职要有新的思考、新的行动。预祝那些精准求职的同学都能找到好工作! 当然,前提是你真的精准了!
王兴权
序言
“大学生职业发展自救论”——此时,我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领教这个理论的魅力,但我想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着眼于职业发展的规律,通过主观努力,踏上职业发展的大道吧。我自己在所有的媒体和文字中,其实宣传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至少在字面上和王兴权老师是一致的——我也鼓励大学生不要抱怨大环境,而要创造小气候,打磨自己职业观念,提升自己求职技巧,无论经济好坏,总站在求职取胜第一线。..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难题。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从温家宝总理到王兴权老师,每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人都在关注和思考大学生就业这个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青年福祉的重大命题。王兴权老师不仅在关注和思考,而且还在实践,还在传播,还在启蒙,为此做了如此多的工作,写了这
么好的一本书,力图用他的智慧和执著, 帮助更多大学生走出职业发展的误区,步入人生成功的大道。这本书,就是王兴权老师多年耕种与奉献的结晶。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喜爱,更祝愿王兴权老师能够以本书为起点,继续努力, 不断发展,在大学生职业发展领域里,裁出能够庇荫更多学子的理论大树来。
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
2009年3月24日...
媒体评论
——国内著名资深的职业咨询专家北京百中智人咨询首席咨询师 白玲
兴权的新作针对大学毕业生,整理提炼了大量经验和精华,在操作步骤和流程上更为完善和系统,实战性强,简单易用。我很羡慕得到、阅读、实践此书内容的同学们,我真希望自己当年毕业求职时能读到这本书。
——前联想集团招聘总监。现汉能控股集团人才发展总监 卫弘
30天找到好工作,但我希望大学生们3年前就开始看这本书。没有3年的积累,就没有30天的爆发。30天要做的事,为大学生们制定了一个3年的行动计划。大学生们越早开始看这本书,越有价值。
——应后生求职网CEO 曹洪涛
工作是否难找,取决于你的准备是否充分——机会永远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如何做准备?王兴权的这本书将为你提供一种新思路。千万不要等到只剩30天时才想起来看这本书!
——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市场总监 袁华娟
王兴权先生致力于职业生涯发展五年有余,他的新作对求职全过程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与解读,不仅道出了“精准求职”的内涵,而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凝结了职场达人的求职经验精华,实为毕业生求职或职场人士跳槽的极好参考。
——思腾中国董事会董事 张禾青
兴权的这本书,就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更好地把握找工作的这个历程,在这个浓缩的过程中,迅速使自己职业化起来。如果能够亦步亦趋地先学习,按这个方式开始自己找工作的历程,我相信,你的求职起点自然会比别人高出一截。
——前中华英才网副总裁 陆学彬
你是否还在采用1.0版本的原始求职方式——粗放式求职;而本书能让你快速步入精准求职的2.0时代,步步精准,步步见效。
——武汉时代光华董事长 季成
王兴权老师将告诉你:简历就是一篇议论文,面试就是一场招标会,你要分别用文字和语言来证明自己是最合适的,本书值得所有大学生看一看。
——百度公司人力资源主管 田雅琳
不假思索地确定,漫无目地的寻找,急不可耐地相处,速战速决地分手,这是一些大学生处对象的四大特征;但巧合的是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也是如此,如何避免这种状况,本书将给你答案!
——前HiALL营销总监、现赛尔教育销售总监 张大鹏..
你带上求职信——情书、简历——征婚标书、为公司定制的材料——见面礼等来求职(求婚);新娘就是你要应聘的岗位,媒人——人力资源先和你交谈,她能决定是否让你与老丈人——部门经理见面,但她不能确定是否录用你;如果老丈人看好你就可以直接要你,因为,这是一个封建制的家庭;如果你有胆量,你还可以和家族长辈——企业高层谈,他有破格要你的权利。
——北京爱航工业公司MaJoy项目总裁80后创业代表人物 茅侃侃
作者其它作品
30天找到好工作[图书]
- ¥30.00
- ¥69.00